宽体金线蛭幼苗培养技术试验
童水明1,徐毛喜1,颜 冬朱九根2,李忠国3
(1.抚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,江西临川344000;2,江西省吉水县农业局,江西吉水331601;3.江西省南丰县农业局,江西南丰344500)
宽体金线蛭(Whitmania pigra),又名水蛭,隶属 环节动物门(Annelida)有环带亚门(Clitellata)蛭 纲(Himdinea)真 蛭亚纲(Euhirudinea)无 吻蛭目 (Arhynchobdellida)医蛭形亚目(Hirudiniformes)黄蛭 科(Haemopidae)金线蛭属(IF hitmania)[1_7] ° 宽体金线 蛭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名 贵中药材,市场价格居高不下,成为非常热门的水产 养殖品种。
目前,国内外对宽体金线蛭繁殖养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、体质量对宽体金线蛭产卵量、卵 茧体质量、出苗量、孵化率的影响等方面。
高明等⑻ 研究了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繁殖的影响;史红专等9 研究了温度和体质量对水蛭人工繁殖影响;丁辰龙 等研究了宽体金线蛭4个繁殖性状指标的相关 性;张涛等[⑴研究了宽体金线蛭室内繁殖的情况。对 宽体金线蛭幼苗培养技术则报道较少,王宣朋等⑫ 进行了不同温度、饵料对宽体金线蛭仔蛭生长和存 活的影响的研究,分别以轮虫+鲜活圆田螺(体质 量<0.5 g)、人工饲料和蛋黄为饵料,对宽体金线蛭的 幼苗进行了培养,结果表明,轮虫+鲜活圆田螺较适 合作为宽体金线蛭的幼苗饵料,但是轮虫和幼小的 田螺在生产上比较难于大规模获得,不适应大规模 推广,而福寿螺繁殖能力强,且其可以高密度养殖, 可以集中繁殖产卵、孵化,其幼螺也容易集中捕捞。 本试验分别以福寿螺幼螺和田螺幼螺作为饵料培养 宽体金线蛭的幼苗,以研究福寿螺幼螺和田螺幼螺 对宽体金线蛭的幼苗生长速度、成活率的影响,探索 用福寿螺幼螺培养宽体金线蛭的幼苗的可行性。
1材料与方法
1.1试验材料
试验所用的宽体金线蛭幼苗全部为杭州市水产 科学研究所养殖的宽体金线蛭集中产卵集中加温孵 化及培养所得。
试验所用的福寿螺幼螺、田螺幼螺为杭州市水 产科学研究所养殖所得。
1.2试验方法
试验从2014年4月8日至2014年5月16 0 (共计39 d),在抚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基地的室外 水泥池内进行。试验分为福寿螺组和田螺组2个组, 每组各设5个网箱。试验前用标准50目聚乙烯材质 制作好宽体金线蛭幼苗培养网箱,网箱规格为1 mx 1 mxl m,网箱上口向内折成7字形以防逃,同时网 箱上口用20目的网布覆盖以防敌害生物侵入,网箱 四角用竹木固定在水泥池中,网箱入水深度0.5 m, 网箱底部距离池底0.5 m,网箱共10个,并排排成2 排,每排5个,一排为田螺组,另一排为福寿螺组,室 外水温度15~30龙。每个网箱均放入孵化1 d(同一天 孵化的)的宽体金线蛭幼蛭500尾。福寿螺组5个网 箱中宽体金线蛭幼蛭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0.025 2、 0.025 4,0.024 9,0.025 1 和 0.025 0g,田螺组 5 个网 箱中宽体金线蛭幼蛭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0.025 3、 0.025 5,0.025 3,0.025 2 和 0.025 3 go
1.3养殖管理
田螺组投喂鲜活小田螺;福寿螺组投喂福寿螺幼 螺(孵出培养5~10d的幼螺,体质量为0.1~0.5 g), 试验前10 d投喂孵岀l~3d的幼螺。投喂饲料螺时 保持每个试验养殖网箱每天均有活体螺丝剩余。试 验期间各组均每天检查观察1次,记录相关情况,及 时清除空螺壳、死螺肉,定期换水,保持水质清新。
1.4数据统计分析
试验结束后分别统计各组网箱中宽体金线蛭幼 蛭的体质量、平均体质量和数量,计算各网箱中试验 结束时宽体金线蛭幼蛭的成活率(平均成活率)和日 增重(平均日增重)。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软件进行单因素Z检测(双样本异方差分析)。成活 率和日增重分别釆用如下公式计算:
成活率=试验结束时网箱内存活的宽体金线蛭 幼蛭的数量7500( SP试验结束时网箱内存活的宽体 金线蛭幼蛭的数量)x100%;
日增重=(试验结束时各网箱中宽体金线蛭幼 蛭的平均体质量-试验开始时各网箱中宽体金线蛭 幼蛭的平均体质量)/39(即试验天数)。
2结果与分析
2.1福寿螺组和田螺组宽体金线蛭幼蛭的成活率
福寿螺组和田螺组宽体金线蛭幼蛭的成活率 见表1。单因素Z检验结果显示F=0.035 1 (a=0.05), P<0.05表明福寿螺组和田螺组宽体金线蛭幼蛭的 成活率差异显著。
表1福寿螺组和田螺组宽体金线蛭幼蛭的成活率
编号 | 福寿螺组//% | 田螺组//% |
1 | 81.2 | 75.2 |
2 | 80.6 | 78.4 |
3 | 83.0 | 74.6 |
4 | 79.6 | 80.2 |
5 | 77.6 | 76.2 |
平均值 | 80.4 | 76.9 |
2.2福寿螺组和田螺组宽体金线蛭幼蛭的日增重
福寿螺组和田螺组宽体金线蛭幼蛭的日增重见 表2。单因素t检验结果显示Pb0.02(a=0.05),P<0.05 表明福寿螺组和田螺组宽体金线蛭幼蛭的日增重差 异显著。
表2福寿螺组和田螺组宽体金线蛭幼蛭的日增重
编号 | 福寿螺组〃吕 | 田螺组//g |
1 | 0.005 5 | 0.004 8 |
2 | 0.005 3 | 0.005 1 |
3 | 0.005 8 | 0.005 2 |
4 | 0.005 9 | 0.005 0 |
5 | 0.005 1 | 0.004 9 |
平均值 | 0.005 5 | 0.005 0 |
3讨论
试验结果表明,使用福寿螺幼螺作为宽体金线 蛭幼蛭的饵料,宽体金线蛭幼蛭的平均成活率和日 增重分别为80.4%和0.005 5 g,与使用田螺幼螺作 为宽体金线蛭幼蛭的饵料存在显著差异,使用福寿
螺幼螺作为宽体金线蛭幼蛭的饵料显著地提高了宽 体金线蛭幼蛭的平均成活率和日增重。说明福寿螺 幼螺比田螺幼螺更适合作为宽体金线蛭幼蛭的饵 料,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宽体金线蛭幼蛭培养前期 使用了刚孵化出来的福寿螺幼螺,这种幼螺个体极 小,体重一般不超过0.005 g,同时福寿螺的壳比较 薄,福寿螺的庸和螺壳闭合不是很紧密,适合作为宽 体金线蛭幼蛭的饵料。
福寿螺适应环境能力强、生长快、繁殖能力强、 植食性,食物广泛易得,养殖成本低;而田螺对水体 溶氧要求较高,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也远比不上福 寿螺,养殖田螺作为宽体金线蛭的饵料成本将很高, 而大量捕捞天然水体的田螺作为宽体金线蛭的饵料 又将严重破坏天然水体的生态环境,同时田螺幼体 特别是像刚孵化出来的福寿螺幼体大小的幼螺极难 捕捞,不易获得,因此发展养殖福寿螺作为宽体金线 蛭的饵料前景广阔。
参考文献:
- 杨童.中国动物志.环节动物门.蛭纲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
- 陈立靖,王熙宇,臧德法,等.宽体金线蛭消化道的组织学观 察[J].生物学杂志,2010,27(6):25-28.
- 王省瑜.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技术[J].北京水产,2000(2):24- 25.
- 王安钢,王祖效.宽体金线蛭的调查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[J].水 利渔业,2005(5):40-41,82.
- 高明,刘玉芝,李双安.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 术[J].宁夏农林科技,2012,53(7):54-55.
- 王信海,丁辰龙,姜爱兰,等.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可控高效繁殖技 术[J].水产养殖,2012,33(2):30-31.
- 罗志坚.水蛭的人工高效养殖技术[J].海洋与渔业,2012(3):46- 48.
- 高明,侯建华,李双安.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繁殖的影响研究[J]. 安徽农业科学,2012,40(22):11305-11306.
- 史红专,刘飞,郭巧生.温度和体质量对蚂蠟人工繁殖影响的 研究[J].中国中药杂志,2006,31(24):2030-2032.
- 丁辰龙,王宣朋,王信海,等.宽体金线蛭4个繁殖性状指标的 相关性分析[J].福建水产,2012,34(6):488-492.
- 张涛,于翔,龚元,等.宽体金线蛭室内繁殖的初步研 究[J].水产学杂志,2014,27(2) :52-
- 王宜朋,王宣忠,王信海,等不同温度、饵料对宽体金线蛭仔蛭 生长和存活的影响[J].福建水产,2014,36(3):242-246.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