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为“水蛭养殖群”资深养殖户冬泉贡献
幼苗满月前养殖
- 在下苗前优先把育苗池的水调配好。(调水方法在本站有专门文章介绍)
- 放苗一般多在傍晚实施,一般在快出苗的时候,茧内营养液会消耗殆尽,此种情况可撕开卵茧泡水让蚂蟥出来。如里面还有营养液可单独放在泡沫板上让幼苗自己爬到水里。
- 在下苗时为了方便后期操作,比如有3个池子分为A、B、C,前期用中间B池,水位20—25cm,每平方密度可放3500条以内。每过10到15天可根据苗的涨势,往A池已送三分之一,往C池已送三分之一,在分苗时,为了快捷不伤苗的前提下分苗,一般可以用虾板或者再水岸交界处粘贴10cm宽度的薄膜片,从而分散生物密度,也变相减少积累污染所带来的危害。
- 在苗刚下水的时候,自然界中比较优质的开口饵料,除了之前我所说的水体微生物外,还有2—3mm的籽螺、0.5cm以内直径的漂螺。在此建议用0.5cm以内直径的漂螺,相对来说方便收集,效率高,而3mm籽螺太容易死亡。在漂螺运输的时候不能堆积运送,要用周转箱底部垫水草,每个周转箱内漂螺厚度不能超过5cm。就近捕捞,短途运输,不能积压、挤压,不然运回来也是死的。幼苗在短期内摄食(5—7天)死螺类问题不大,但是稍长期摄食就会造成各类疾病死亡。
- 在单纯投喂螺类的时候也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一部分幼苗死亡,利用水体微生物提供饵料还是比较安全的,具体原因现在没有明确,根据以前实验合成饲料的案例来推测,前期幼苗肠道发育不健全,长期摄食螺类,会造成肠道吸收不好和其他疾病的感染造成死亡,而在实验合成饲料(食品级)的时候,除了因为蛋白质含量过高造成了大批肠胃炎疾病外,其他类死亡比例极小(实验单位:4批次25000条优选下水幼苗;2批次20000条优选满月苗,满月苗标准0.5—1.5g)。
在养殖期间,最好要做到三稳,稳定的综合水体,稳定的温度、稳定新鲜螺量。螺量可根据每天摄食情况去观察调控,不能太多投喂量,影响水体质量。在水体稳定上,尽量另用调水池调水,调配好的水再往育苗池输送。在水温控制上有条件的可以用大棚,条件再好点的可以用压缩热能泵输送热气流增氧加温。幼苗阶段水温不宜过低或者过高,标准水温在24C°,上限27C°,下限20C°。
以上内容为2014—2016年选配,少部分数据为2017—2018年。到此,传统养殖基本概况内容结束。另因实际养殖中,不同方式目的相同,在涉及具体问题时,欢迎大家点对点具体交流。
有参考价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