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蛭养殖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两方面:
一、养殖环境或称为养殖载体,
二、饵料(螺蛳)
大多数情况下,引起水蛭死亡不是水出问题了,就是螺蛳有问题。而螺蛳又是水出问题的重要源头因素之一。坏掉的、没吃完的螺蛳残饵又是黑底、臭底、水体有害物质的罪魁祸首。
上一期讲了螺蛳的清洗杀菌,如果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把投螺蛳的管理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,让残饵和死螺蛳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。
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三定投食和定位投食篮:
三定投食就是:投螺蛳定时、定量、定位。
根据养殖动物的数量、密度,用相对固定的投食量和投食周期以及投食时段在固定的位置投食,可使养殖管理能逐渐标准化。对大规模养殖管理有较好的效率提升,对结果有比较好的控制,三定投食法也在其他养殖中是比较常见的方式。
定位投食篮,顾名思义就是投食在固定的位置,从而残儿也能在固定的位置被及时清理,直接达到减少污染源的目的,水温不高时候可1星期周期1清理,水温高时必须3天周期1清理,清理均在白天。
对幼苗2克前不适合用这种方式,会造成幼苗潜伏在空螺蛳壳里不出来,清理时候带走幼苗。
该设计是用铝合金做框架(具体如上图),将网纱做底部固定以后,再在整个框架四个角和边框腰线上用长螺丝钉做支点,用钓鱼线缠绕几周并做好绕线间距。这个设计原理简单:使水蛭可以自由进出取食,但螺蛳的腹足无法在鱼线上攀爬、穿越,可让大部分无法逃脱。
如果想使用年限长久、不易变形、防逃效果极好,可以将缠绕周围的钓鱼丝换成其他防拉伸变形、防腐蚀的材质,例如:带塑料皮的软钢丝线。
顺便提一句这种定位投食篮有个升级变态版的设计,每平米改造费3到12元的成本,可以改进为半自动化清理,一个人半天时间最小效率清理2000平残饵,最大效率是5000平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设计、猜想下。
干货满满
很好
很到位 顾名思义,水蛭
好!
赞
用鱼线作墙,构思巧妙,感谢感谢!
鱼线做墙水蛭进岀的门能大能小,只挡螺丝不挡水蛭,十分高明!
很好